有機廢氣處理工藝-催化燃燒法
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s)一般是指在常溫常壓下飽滿蒸氣壓大于70Pa、沸點小于260℃的有機化合物的總稱,包含脂肪烴、芳香烴、含鹵烴類、含氧烴類、含氮烴和含硫烴類等,首要來源于石化、制藥、精細化工、印刷、噴漆、機動車等行業。
催化燃燒的基本原理
催化燃燒是典型的氣—固相催化反應,本質是使用催化劑的深度催化氧化活性將有機物質(VOCs等)在燃點以下的溫度(200-400℃)與氧氣反應生成CO2、N2和H2O(反應在固體催化劑外表進行,吸附效果使有機分子富集而提高了反應速率;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,使有機廢氣在較低的起燃溫度下進行無焰燃燒)。
催化燃燒的工藝流程
依據廢氣預熱方法及富集方法,催化燃燒工藝流程可分為預熱式、本身熱平衡和吸附-催化燃燒三種。
1預熱式
當有機廢氣溫度(100℃以下)和濃度較低時
在進入反應器前,先在預熱室加熱升溫,燃燒凈化后氣體在熱交換器內與未處理廢氣進行熱交換,以收回部分熱量。
2本身熱平衡
當有機廢氣溫度高于起燃溫度且有機物含量也高時
通過熱交換器收回部分凈化氣體產生的熱量,不需彌補熱量,只需設置用于起燃的電加熱器。
3吸附-催化燃燒
當有機廢氣流量大、濃度低、溫度低,選用催化燃燒還需耗很多燃料時
可先選用吸附手法將有機廢氣吸附于吸附劑上進行濃縮,然后再經熱空氣吹掃,使有機廢氣脫附出來,成為濃縮的高濃度有機廢氣,再催化燃燒。濃縮有機廢氣可完成本身熱平衡工作,無需外界彌補熱源。
廢氣預處理可延長催化劑和催化燃燒設備的壽命,原因剖析
廢氣或許含有一些對催化劑有害成分,假如已知有這樣的化學物質存在,則要對廢氣做預處理,不然這些有害成分會對催化劑的壽命產生很大影響。
廢氣應通過預處理(除塵除油除濕)再通入催化倉。
塵埃、積碳及高沸粘性物附著于催化劑外表,掩蓋催化劑活性位點,會導致催化劑催化效果,因而,應盡量防止塵埃及高沸粘性物的引進。
較高濕度環境中,水蒸氣和油霧漆霧在高溫下容易與催化劑產生效果,形成催化劑燒結失活,因而應盡量削減水蒸氣和油霧漆霧進入催化劑床層。